医疗机构是卫生系统的主要窗口。医德、医风的好坏是社会风气好坏的反映,医德、医风建设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
一、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基本行为规范?1.以人为本,践行宗旨。2.遵纪守法,依法执业。3.尊重患者,关爱生命。4.优质服务,医患和谐。5.廉洁自律,恪守医德。6.严谨求实,精益求精。7.爱岗敬业,团结协作。8.乐于奉献,热心公益。
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解读《九项准则》内容1.合法按劳取酬,不接受商业提成。2.严守诚信原则,不参与欺诈骗保。3.依据规范行医,不实施过度诊疗。4.遵守工作规程,不违规接受捐赠。5.恪守保密准则,不泄露患者隐私。6.服从诊疗需要,不牟利转介患者。7.维护诊疗秩序,不破坏就医公平。8.共建和谐关系,不收受患方“红包”。9.恪守交往底线,不收受企业回扣。
《九项准则》以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行为是否牟取个人利益为评价判断标准,对禁止行为的具体表现和内涵做了解释说明。《九项准则》强调了医疗卫生机构对行风管理的主体责任,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对行风管理的监督责任。尤其强调对未能落实《九项准则》的行政部门以及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要进行问责,体现了规纪法衔接,提升了政策效力。《九项准则》是“九不准”的升级完善《九项准则》公布实施后,“九不准”同时废止。《九项准则》是在“九不准”从严治理内核基础上,从内容到形式的升级完善,具体表现为:(一)涵盖“九不准”全部要求。将“九不准”中“不准将医疗卫生人员个人收入与药品和医学检查收入挂钩”“不准违规收费”归纳入“不实施过度诊疗”;将“不准开单提成”“不准为商业目的统方”“不准参与推销活动和违规发布医疗广告”“不准违规私自采购使用医药产品”归纳入“不接受商业提成”。将“九不准”中“不准收受患者‘红包’,不准收受回扣,不准违规接受社会捐助”等,《九项准则》全盘采纳、作出强调,并对适用的范围做了明确。(二)补充扩展内容。对新问题新情况和老问题新表现做了相应的补充性禁令。增加了“不实施过度诊疗”“不参与欺诈骗保”“不牟利转介患者”等新内容;以及对推荐院外购药、推销非医疗商品、互联网医疗等“老问题”的新表现,在《九项准则》中以“不准接受商业提成”做了全面要求,最大限度覆盖可能产生的各类提成。(三)明确相应惩处措施。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党纪党规、部门规章,增加了违反《九项准则》的处罚参考依据。对于有关人员违反党纪、政纪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政务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于违反《九项准则》行为多发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其他严重后果的医疗机构负责人,依照有关规定,予以问责。(四)规定具体实施途径。以学习培训、督查落实、查办通报、约束考核为手段,四措并举地开展《九项准则》的落地执行,确保政策要求落实落细。
三、医务人员语言规范内容接待患者要用“四性”(礼貌性、解释性、安慰性、保护性)文明语言,做到:热情主动,温暖亲切;“您”字打头,“请”字开口;语调和蔼,禁用忌语;易懂易记,通俗文雅;百问不厌,慎言守密。
四、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行为内容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2.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五、医德医风问题产生的原因1.医德核心动摇 2.医德价值失衡 3.医德义务污染 4.分配上的不平等
六、医德医风名言警句“医者仁心,医德为先。”——董林森“医院之本,救死扶伤;医生之本,德术并举。”——夏克良“医生要把解除病人的病痛作为最大的乐趣和安慰。”——王振义“救死扶伤济世保健,应是学医的目的。为了发财致富,当然不必学医。”——邓家栋“医生应当对病人有同情心,对工作有责任心,对同志有团结心,对事业有进取心,要努力成为白求恩式的好医生。”——顾玉东 “廉洁是医生的本分,贪财图利,乘人之危,根本不配当医生。”——华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