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临床医学院
廉洁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纪检建设 >>廉洁文化>正文
清风箴言 | 家贫亲老,不是贪财的借口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9:38 | 点击次数:

 “家贫亲老”四字,最为奔竞营求者借口,得此可以唤醒。孟子云:“仕非为贫,而有时乎为贫”。“有时”二字,极有分晓,非贫则必仕也。有贫则必仕之心,便有仕则不贫之想。患得患失,何所不至哉。

 

                                                                                                                              ——清·陈宏谋《从政遗规》

     

       孔子的弟子子路,有一句著名的话:“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禄而仕。”家庭贫穷,父母年老,要谋一个官职挣钱养家,就不能挑挑拣拣,计较俸禄的多少。

      东晋的陶渊明,因为亲老家贫,谋了一个州的祭酒这样的官职。但受不了当小官的麻烦,不久就不干回家了,自己亲自耕种过活。后来,他得了重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去看望他,他已经贫病交加几天起不了床了。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请他做了参军这么个小官,后来又任用为彭泽县的县令。由于不愿意卑躬屈膝迎来送往,他再次辞职不干,归隐田园。陶渊明显然做不到不择禄而仕。

      家庭贫穷,父母年老,你有本事去当官谋份俸禄孝敬老人,却自命清高不去,那么,这种情况被认为是一种极大的不孝。人们只知道古代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伦理教条,却不知道,不孝的三条之中还有一条,就是“家贫亲老,不为禄仕”。

      也有人认为,“家贫亲老,不为禄仕”的真实意思是,家里穷、父母老,就不能出去当官。这种说法其实不正确。父母年迈,不能出去当官,固然符合孔子“父母在不远游”的理念,但这句话中除了亲老还有家贫,家庭贫困,出外当官还能够挣点生活费,呆在家里不是更穷了?更穷了,还能赡养双亲?所以,这句话的正确含义就是谴责那些家庭贫穷、父母年迈的读书人不去做官,是为三大不孝之一。

      家贫亲老,为了俸禄而当官,可能的后果,就只是为了一份俸禄,甚至为了改善贫穷而不择手段地贪财。这就是本文开头陈宏谋所谴责的,如果贫穷就一定要出仕谋一份俸禄,那么,可能就预设了一个当官后就不再贫困的想法。有这样的想法,当了官之后,就会患得患失,谋财成为第一位的追求。

      这种情况也一直引起人们的警惕。清朝“第一廉吏”于成龙在《亲民官自省六戒》中特别强调:“为贫而仕,虽乘田委吏,止为禄养,未尝于禄养之外,有别径也。若舍此而外,多求便利,即为暮夜杨伯起之‘四知’,言之已可凛矣。昔人云:‘士大夫若爱一文,不值一文。’又云:‘从来有名士,不用无名钱。’试思长吏于民,论到钱处,亦何项为有名乎?夫受人钱而不与干事,则鬼神呵责,必为犬马报人。受人财而替人枉法,则法律森严,定当妻孥连累。清夜自省,不禁汗流。是不可不戒。”

      乘田、委吏,是两种很小的官,获得的俸禄当然有限。半夜三更接受贿赂,也会有杨震所说的“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不可能安全。于成龙用国家法律以及鬼神报应来警示为贫而仕、贪赃枉法的官员。

      当然,也不是所有为贫而仕的官员都爱钱而没有底线。比如南宋的辛次膺。“辛简穆公次膺,虽贫不自聊,一豆羮不妄受。高宗尝面谕之曰:‘卿廉声着闻,士大夫言卿在闽中,不受俸。’公对曰:‘臣为贫而仕,岂有辞俸之理。但不当受者,不敢受。’上曰:‘使人人似卿,天下何患不太平耶?’上又曰:‘朕知卿如在家僧,名利声色,人所好者,卿皆不好’。” 

      辛次膺因为贫穷而当官,并不拒绝正当的俸禄,但决不拿额外的好处。不义之财不取,也是当今党员干部应当恪守的从政准则。

 




友情链接
 门诊咨询电话:0931-6969600(白天)0931-6969601(夜间)
工作日投诉电话:0931-6969399 非工作日投诉电话:0931-6969601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和政西街1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194号 陇ICP备15002749号
 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
事业单位标识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