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临床医学院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党的建设 >>精神文明>正文
省二院德讲堂”管理制度
更新时间:2015-07-05 21:32:08 | 点击次数:

省二院德讲堂”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道德讲堂”的有效管理,使之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成为中心干部职工感受道德、践行道德、彰显道德的课堂,特制定本制度。

一、“道德讲堂”由街道党政办及省卫计委文明办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二、“道德讲堂”要按照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的统一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实际需求,听取宣讲员意见,认真制定方案计划。

三、“道德讲堂”实行每月开讲制度,要因人、因时、因需制宜,精心策划讲堂内容、形式,及时做好宣讲资料、音像图片收集归类入档。

四、“道德讲堂”要按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群众教育群众”的原则,及时做好干部职工新风尚、新道德、新事物的采撷提炼,宣讲员在“首时间”和“零距离”宣讲。

五、“道德讲堂”要为宣讲员提供条件,确保宣讲员专心备课、用心讲课、精心评课。

六、“道德讲堂”要做到整洁、有序、文明、和谐,成为全体干部职工感受道德、践行道德、彰显道德的第一堂课。

省二院“道德讲堂”宣讲员守则

一、宣讲员院党委的统一安排下积极开展宣讲活动。

二、宣讲主题要正确鲜明,具有时代性。能唱响和谐主旋律,弘扬社会文明正气,倡导好人有好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

三、宣讲内容要积极向上,具有典型性。要以全国、省、市区和辖区道德模范事迹、资料汇编和我市发布的“兰州好人”等材料为主要宣讲教材,做到言之有人、讲之有情、道之有理。

四、宣讲员要发挥自身优势,经常到群众中去采撷和挖掘身边的优秀道德故事,用最鲜明、最生动、最可敬的凡人善举,在“道德讲堂”进行宣讲。

五、宣讲时要贴近群众的道德需要和心理需求,做到真实、真情、真诚,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宣讲富有针对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六、宣讲员要通过参加培训、自我学习、广泛交流等方式,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宣讲水平,使自己成为“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高尚的人。

 省二院“道德讲堂”学员管理制度

一、学员要视“道德讲堂”学习为必修课,严格遵守时间按时上课,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

二、上课时须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随意走动,将手机调至震动或关机。

三、课堂上学员要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讨论时积极发言,按照要求撰写学习心得。

四、学员进入“道德讲堂“要衣着整洁,严禁穿拖鞋进入道德讲堂。

五、严禁在“道德讲堂”内吸烟。

六、学员要爱护“道德讲堂”内各种设施,不得随意损坏。

省二院“道德讲堂”建设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组长:夏彦广

副组长:米登海

工作小组:

组长   闫海民

成员   孙国成、邱 皓、张文杰、袁治国、 李 冬 孙建华陈   敏、温志震、张 洁、 马 娜 、庄剑波、 周红梅、 高  宁 魏洪涛、王世彪、余新林、魏宏顺  王  晖  夏  瑾、张秀玲

王  琪

道德讲堂“六字”活动模式

一、听,听取先进事迹宣讲;

二、看,观看短片、情景剧表演等;

三、讲,群众自我宣讲道德故事;

四、议,讨论现象,评议行为;

五、选,由群众推荐选树先进人物;

六、行,引导群众在认识、接受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后,群起效仿,转化行为。

 省二院“道德讲堂”信息公开制度

一、信息公开的内容

1、按照“道德讲堂”学时安排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定期在信息预告栏予以公示。

2、根据宣讲员课程安排,定期将宣讲内容归档整理,及时向全体干部职工发放学习。

二、信息公开的时间和方式

1、公开信息的时间要及时,应根据内容的性质、群众关心的程度,区别不同情况,确定公开时间。

2、信息公开可采取公示栏和召开领导成员会议公开两种方式,主要公开形式为公示栏公布。

3、利用宣传栏、公示栏、电子屏等载体,对道德讲堂相关内容进行定期公开公示。

三、信息公开管理

1、“道德讲堂”信息公开由领导小组负责,党委办公室负责开展具体工作。

2、广泛听取和收集干部职工意见,详细列明公开项目,由党委办公室责管理完善公开内容,接受群众的咨询和监督,进行整改。




友情链接
 门诊咨询电话:0931-6969600(白天)0931-6969601(夜间)
工作日投诉电话:0931-6969399 非工作日投诉电话:0931-6969601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和政西街1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194号 陇ICP备15002749号
 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
事业单位标识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