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临床医学院
天使文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天使文苑>正文
【健康加油站】骨头“生病”了?别怕!这样做,护理好你的“支架”
更新时间:2025-07-24 09:37:45 | 点击次数:

大家好!我们每天能跑能跳、能坐能站,都离不开身体里那个强大的“支架”——骨骼。但有时候,这个“支架”也会“生病”,比如骨折、关节炎,或者需要打石膏、做手术。这时,我们就需要特别的“呵护”了。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聊聊骨科护理那些事儿,让你轻松掌握护骨小知识!

一、受伤/手术后,为啥要这么“娇气”?

想象一下,骨头受伤就像一座房子被地震破坏了一角。医生帮忙“修房子”(比如复位、打石膏、手术),但真正的“重建”还得靠骨头自己慢慢长好。这个“长好”的过程,就是骨愈合。如果我们在它“重建”的时候瞎折腾,比如过早用力、乱动,就等于在重建的房子旁边放鞭炮,房子肯定又塌了!所以,遵医嘱,好好“养伤”,是给骨头最好的“保护”。

二、打石膏/支具,是“枷锁”还是“保护伞”?

很多人觉得石膏或支具又重又笨,像戴了个“枷锁”。其实,它是医生给受伤部位量身定做的“保护伞”!它的任务就是:

1. 固定:不让受伤的骨头或关节乱动,给它们一个稳定的环境,好让它们安心“长”。

2. 保护:防止二次受伤。

所以,乖乖戴着它,别嫌麻烦。同时也要注意:

别太紧:手指或脚趾如果越来越肿、发紫、发麻,或者觉得越来越紧,可能是石膏太紧了,要赶紧找医生或护士调整。

别太松:如果活动时感觉骨头在“晃”,说明固定效果不好,也要及时处理。

保持清洁与干燥:避免沾水,若不慎弄湿,应立即吹干,以防皮肤发炎。

三、动还是不动?这是个问题!

这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简单来说:

受伤/手术部位:初期主要是“静养”,让骨头先“搭好架子”。医生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轻微活动,比如手指/脚趾的屈伸,这有助于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一定要等医生说“可以动”了再动,别自己瞎来。

身体其他没受伤的地方:该活动还是要活动,比如没受伤的腿可以走动,手臂可以适当活动。适当的活动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帮助恢复,还能预防卧床带来的麻烦,比如便秘、肌肉萎缩等。

四、吃对东西,骨头才“有料”长!

“吃”对骨头恢复也很重要。骨头主要是由钙和蛋白质构成的,所以:

补钙:牛奶、酸奶、豆制品、绿叶蔬菜(比如小白菜、西兰花)都是不错的钙来源。

补充蛋白质:鱼、肉、蛋、奶、豆类都是优质蛋白质,帮助身体修复组织。

别忘维生素D:维生素D能帮助钙吸收,多晒晒太阳(注意避开强烈日晒和晒伤),或者吃点蛋黄、鱼肝油。

均衡饮食:别挑食,五谷杂粮、蔬菜水果都要吃,身体需要各种营养来“战斗”。

五、情绪也很重要,别“emo”!

受伤或手术,身体不舒服,心情也可能跟着“下雨”。但你知道吗?好心情对恢复也有帮助!焦虑、沮丧可能会影响睡眠和食欲,进而影响恢复。所以,试着:

和家人朋友聊聊,分享你的感受。

看看书、听听音乐、看看电影,转移注意力。

相信医生,积极配合治疗。

六、定期复查,别“偷懒”!

医生让你复查,不是在“麻烦”你,而是为了监测骨头恢复情况,看看石膏/支具是否需要调整,或者是否可以开始下一步的康复训练。按时复查,才能确保恢复得又好又快。

总结一下:

骨科护理,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核心就是:遵医嘱、好好休息、适当活动、吃好喝好、保持好心情、定期复查。把这几条记牢,配合医生的治疗,你的“支架”很快就能恢复强壮,重新支撑起你的生活啦!

希望这篇简单的科普对你有帮助!

祝大家骨骼健康,远离伤痛!




友情链接
 门诊咨询电话:0931-6969600(白天)0931-6969601(夜间)
工作日投诉电话:0931-6969399 非工作日投诉电话:0931-6969601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和政西街1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194号 陇ICP备15002749号
 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
事业单位标识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