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学名“腭扁桃体”,分布于口咽两侧,是人体最大的咽部淋巴组织。扁桃体中含有丰富的B细胞和少量T细胞,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并分化为浆细 胞,浆细胞产生IgG、IgM、IgA、IgD和IgE,5种免疫球蛋白,其中IgA在黏膜局部免疫和抗感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与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结合而阻止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细胞表面结合。因此扁桃体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扁桃体病变特点主要表现为儿童时期扁桃体的增生增大,成人期多表现为炎性改变。是临床中最常见否认疾病之一。什么情况下有必要进行扁桃体切除术是临床医生需要严格把握的,也是患者们最关注问题。
扁桃体切除术的适应症如下:1.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者虽然没有反复发作,但曾经出现过咽旁间隙感染或扁桃体周围脓肿者。急性扁桃体周围脓肿时就可以进行扁桃体手术,此时剥离更加容易。2.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以及发声者。或者因为扁桃体肥大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者,这也是儿童扁桃体切除术的常见适应症。3.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原因不明者。4.白喉带菌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切除扁桃体并继续治疗和观察。5.不明原因低热和其他扁桃体源性疾病。这种情况下虽然扁桃体仅有轻微病变或者看不出来病变,也可以考虑左诊断性扁桃体切除术,相关的疾病包括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等。6.其他扁桃体疾病,如扁桃体角化症及良性肿瘤,当然,恶性肿瘤者应慎重选择适应症以及手术范围。7.茎突截短术的前驱手术;8.慢性鼻炎、鼻窦炎经久不愈,可疑与慢性扁桃体炎有关者,可考虑扁桃体切除术。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是每位临床医生都要遵循的。
那么,扁桃体切除后会有哪些风险以及并发症呢?尤其是扁桃体切除后会不会影响机体的免疫,术后会不会经常感冒是大多数患者关注的问题。首先:在符合扁桃体切除术的前提下,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数据表明:对于3岁以上的儿童,术后1个月患者的各项免疫球蛋白较术前有下降,但在术后3月与术前相比无差异,也就是切除扁桃体后患儿的免疫功能并不会受到影响,扁桃体术后,患儿短期内免疫功能会有下降,但3个月后可完全恢复至术前水平。此外,扁桃体切除术后其他的一些风险如术后出血、术后感染、瘢痕形成等,术中做到精准操作,术后注意观察均可有效预防,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及时有效处理。
随着儿童 OSAHS 越来越常见,许多家长担心影响患儿的免疫功能,耽误了手术的最佳时机,给患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明确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早期手术治疗可避免扁桃体阻塞气道对患儿颅面部发育以及智力等造成影响。扁桃体手术均是在全麻下完成,常见术式有扁桃体剥离法、挤切法,等离子辅助下扁桃体切除术等,我科近年来已完成近五百例扁桃体切除术,上述术式均成熟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