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临床医学院
医疗常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健康科普 >>医疗常识>正文
如何在公共场所有效引导多动症孩子?
更新时间:2025-06-06 08:58:49 | 点击次数: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发育障碍,常常起病于童年期,部分患者可延续至成年,可共病多种精神行为障碍,需接受长期干预。6 岁以下儿童原则上不推荐药物治疗,仅在症状造成多方面显著不良影响时才建议谨慎选择药物治疗,所以非药物干预学龄前孩子是多动症的重要措施,包括心理教育、心理行为治疗、特殊教育和功能训练,并围绕这些方面开展医学心理学治疗、家长培训和学校干预,但我国儿童精神和发育行为专科医师人数不足、家长培训还不够完善,所以加强“家长培训”成为其中重要一环。

那么今天我们谈谈在公众场合家长该如何管理多动症孩子呢?

1.在出发前制定奖励与惩罚规则

对于6岁以下儿童,可带健康零食或果汁作为奖励,但需避免过度食物依赖。奖励应适度且合理,避免让孩子形成过度期待奖励的心理。只有在孩子表现良好时给予奖励,让孩子明白奖励是对其良好行为的肯定,而不是理所当然的。同时,要确保奖励的健康性和安全性,优先选择对孩子身体和心理有益的奖励方式。

不遵守规则或行为不当将受到惩罚。按照违规等级接受惩罚。如:轻微违规扣积分,中等及以上不当行为或不遵从指令则实施计时隔离。在公共场所,寻找合适的计时隔离地点,如商场的沉闷角落、洗手间等。适宜且明确的惩罚措施能够让孩子知道违反规则的后果,增强其规则意识。

在执行惩罚时,要坚决果断,让孩子感受到规则的严肃性。同时,根据孩子的反应和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惩罚的力度和方式,确保惩罚能够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而不是简单地惩罚孩子。在公共场所使用计时隔离时,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避免过度引起他人关注。

2.外出时布置适当兴趣小任务

外出时给孩子布置活动,如手机游戏、涂鸦画板等,让孩子有事可做,避免因无聊而出现不当行为。这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当你需要先后去几个地方时,比如购物或办事。如果忘记带活动用具,可让孩子参与行程相关的事,如推购物车,或者让他到通道尽头的货架上去取一些他认识的货品。活动能够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减少其因无聊而产生的冲动行为,提高孩子在公共场所的适应性和行为表现。

3.选择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场所

选择孩子喜欢且适合去的公共场所,确保活动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持续较长时间。户外与室内都可以选择。一般情况下,孩子更愿意选择户外活动,比如:滑雪场,亲子游乐园,公园,广场。这些场所可激发孩子的探知欲望,而且活动空间较大,便于孩子们攀爬、骑行、蹲跳、追逐等游戏。这些活动能很好的起到促进脑叶发育及脑神经递质分泌。当然提前准备活动所需的玩具车,自行车,跳绳,皮球也很关键。在选择活动时,还要考虑活动的安全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孩子在活动中既能得到乐趣,又不会干扰他人。

4.公共场所管理的注意事项

(1)避免过度依赖奖励

虽然奖励在管理孩子的行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过度依赖奖励会使孩子形成外在动机,失去自我约束能力。避免为了吃到零食,喝到饮料才这样“听话,守规矩”。因此,在使用奖励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内在动机,让孩子明白遵守规则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不仅仅是获得奖励的手段。

(2)保持规则一致性

无论是家庭还是公共场所,规则和惩罚的标准都应相同,避免孩子因环境不同而产生困惑和抵触情绪。家长在管理孩子的行为时,自身的行为也要保持一致。家庭成员之间也要保持一致。我们经常发现,爸爸和妈妈的规则不一样,或者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规则不一样。这样容易造成孩子的混乱或规则难以执行下去。

(3)与他人沟通与合作

在公共场所,如商场、餐厅等,与工作人员沟通,说明正在使用的行为管理方法来矫正孩子,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有时会碰到工作人员好心帮倒忙的情况。所以合理解释,避免因误解而引发不必要的冲突。




友情链接
 门诊咨询电话:0931-6969600(白天)0931-6969601(夜间)
工作日投诉电话:0931-6969399 非工作日投诉电话:0931-6969601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和政西街1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194号 陇ICP备15002749号
 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
事业单位标识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 头条